我对《中国纪录》新媒体的三点拙见
2020-05-29 10:55:59
  • 0
  • 0
  • 0
  • 0

文/杨鑫

受众定位

以目前我所观看的视频信息看来,《中国纪录》的对应观众还是更多偏向于30至50岁这样的中年人群范畴。虽说按照直观印象,一般此类题材的直接受众也确实是这些人。

但既然向新媒体转型,就必须抓住青年群体。一潭汪泉,只有不断注入新鲜的活水,才能永葆清澈——做新媒体亦是如此。

视频画面

目前看到的视频大多数画面都是由主持人在口播,配以一些图片或视频。给我的第一映像就是我们大学生常看的“青年大学习”。个人感觉,观感甚至会更差一点,因为视频元素少、场景固定、有效信息少……

图片放置时存在“卡脖子、不清晰”的情况;视频放置的美感度很低,而且多个不同视频同时播放让人不知具体哪一个,这些是存在的比较基本的问题。

视频内容

其实《中国纪录》既然饱含了“中国”二字,那么它的底蕴就应当是有厚度、有魅力的。

依我个人的想法,平台的视频内容,每期都应该有“内容”,而不仅止于文案。

既然是“纪录”,那么每一期的重点应该放在这“纪录”上。因为短视频的黄金时长是一分三十秒到三分钟(长篇优质内容除外,需前期定位),时间有限,每期的内容可以不用太多,但画面要精致,内容要有“用”。

之所以说画面要尽量精致,是因为美的事物往往被接受度更高。这就和看人一样,内在美总是需要时间去发现,而外在美却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人的眼球。抓住眼球后,再在潜移默化中向人们传递我们的思想和内容会更为可行。

内容要有“用”,让人涨见识。做内容的人,想来大多都不甘只是蜻蜓点水唯留波痕,因此,做的东西得让人觉得有用,有用才会在意,在意就会留意。

如果是让我来做策划。初步的设想如下:

1.如果是纪录片模式,每期视频可以甚至只做某件古法工艺的一个制作环节,分多个视频放出。

2.如果是播报事件,尽量去到现场,给出画面,可以分别制作完整版和精简版,方便受众各取所需。

(作者简介:杨鑫,1999年出生于湖北潜江。喜欢美好的事物,人生目标是获得更为长久的快乐。)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