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记者 姜成富 邓光耀 湖北鄂州报道
近日,湖北鄂州市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与团市委以及市民政局福事科联合开展困境儿童送温暖活动。对沙窝乡福利院两名困境儿童进行走访慰问,并送去一些吃、喝、穿等物资;让困境儿童切身感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
为保障困境儿童和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按照(民发﹝2016﹞198号)《关于在全国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及省民政厅、综治办、法院、检察院、教育厅、公安厅、财政厅、卫计委关于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的通知鄂民政发﹝2016﹞36号)文件精神,切实兜住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底线着力解决吃穿、医疗救助、关爱保护工作。
鄂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汪细少,党组成员副局长陈竟春,福事科长张细宏,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张明利、副站长未保中心主任吴玖红,救助业务负责人张亮以及团市委尹传旗等各部门领导,先后来到救助站及沙窝乡福利院为困境儿童送上慰问品,并与孩子进行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了困境儿童生活状况,及后续进展情况。
慰问的困境儿童大部分缺乏家庭温暖,慰问人员鼓励困境儿童要自立自强,用勇气和信心去战胜不良习俗,认真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两名困境儿童是去年12月18日晚上19点30分,鄂城区凤凰派出所民警护送两名(女孩14岁、男孩13岁)未成年人第一次到市救助管理站救助。据民警介绍两个小孩均未上户口,长年辍学在外跟随其母亲过着流浪以偷窃为生的生活从贵州来到鄂州;现在母亲因犯盗窃行为被凤凰派出所刑事拘留至今,导至两个小孩无人监管和照顾。
市救助管理站自接到两名未成年人后高度重视,一边请示站领导及时安置在沙窝乡福利院救助,一边立即组织站工作人员走访调查。得知两个小孩的母亲名叫徐小容嫁到贵州省,原籍户口是华容区段店镇泥矶四分村人。徐小容母亲80多岁,还有两个舅舅。
鉴于两个小孩被送到沙窝乡福利院与其他各种流浪乞讨人员混同一起供养,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情况。站领导及时向市局及当地相关部门反映,经过2天协调寻找终于找到两个小孩外婆舅舅家,将两名小孩送到华容区段店镇泥矶四分村,督促他们早日回归校园接受教育。
12月29日,鄂州市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张明利带领支部班子成员,走访华容区段店镇泥矶四分村的两名流浪未成年人姐弟,送上1000元的慰问金(学费) 书包,日常用品,棉衣等物品。并与当地华容区民政局、派出所、村干部协调帮助解决落实两名流浪未成年人姐弟户口及上学等安置问题。据两名未成年人的外婆说:“咋日两个外甥刚送到我这里,第二天我眼睛不行犯痛去卫生所看病回来,不到半天的功夫,两个外外甥又不见了。我80多岁高龄到那里去找?第三天派出所的民警说,他们两又跑到市区,重新过上了流浪乞讨或偷窃为生的生活。两天后,才被派出所的民警送回我家里,我真的是有心难照月哟!”
经常外跑根本问题未解决,无论是给家里还是各部门都带来了困境。2019年4月4日下午6:30分派出所民警又将两名(女孩14岁、男孩13岁)未成年人护送到市救助管理站救助。
这次困境儿童来站,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当天下午7点市统战部、华容区政法委、团市委、民政局及救助站等领导在市救助管理站现场办公,部署两名未成年人相关问题处置意见:一是先将这两名未成年人临时安置在沙窝乡福利院救助一周;二是分工负责:团市委负责协调华容区政府(民政局)解决相关问题,市公安机关帮助解决户口,检察院负责帮助解决两名小孩与犯事母亲见面,教育局帮助解决上学,民政局帮助解决五保及临时救助等问题。
鄂州市救助管理站(未保中心)近年来非常重视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精神,抓好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拓展工作方式方法,积极与社工机构合作,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生活学习环境,让每个流浪未成年人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使其树立自信、向上的人生追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障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